阅读:0
听报道

动车停靠东莞站

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一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的客家人围屋,深深庭院静静卧在现代繁华之中。

鹤湖新居院内。

可容纳千人居住的多进庭院。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南迁者生存的艰辛,围屋处处考虑防御。

居然还有此遗存。他已淡去,但未消失。

海天一色。

崇山起伏。

多年老友江峰兄。算起来交谊史源于1989年。此次来深得到他热情周到的款待。

金沙湾。岁月不光是杀猪刀,还是养猪场。

深圳著名的老地标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起源处,现已不甚起眼。楼前说明牌强调1992年邓公在此发表“南巡讲话”30余分钟。

在沙头角中英街博物馆楼上眺望香港。

曾经很传奇的中英街,不过一条小巷,一边(左)为深圳辖地,一边(右)为香港辖地。

丁字街口皆有边防战士把守。在此我径直前行,岗亭里两士兵初未觉察,越过告示牌才三五步,身后立即响起边防兵紧张的大喊:“游客,你过界了!快回来!”

中英街上110岁老榕树,根在华界,枝叶延伸到当年英界,树下有界碑。植物不懂人间事,肯定觉得不过三四米的街巷,几部距离弄出边界、越境、偷渡、叛国、侵略之类的事儿,纯属恶搞。

街口界碑。因修路,1898年立的石碑被埋进土里大半,路面余一石墩。如今大陆这边建筑崭新整洁,香港那边却像个内地乡镇街道,中英街衰落多年矣。然而半世纪前,界碑一边是人间地狱,一边是自由、富裕的世界,传奇性和神秘感由封闭、恐怖、诱惑和发展落差而来。

广州,优良的绿化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中。

中山纪念堂。

越秀公园内的广州标志五羊石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门上镌孙中山题字“浩气长存”。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永恒之女神,引领我前进”

七十二烈士中,有皖人三位。在此吸一点浩然之气。

七十二烈士中,有皖人三位。在此吸一点浩然之气。

墓地右侧另有不少名人墓葬,没想到冯如也长眠于此。

一座非常精美的墓地,墓主王昌,吾孤陋不识。

题碑者名字落款显然被破坏过,后修复。汪兆铭者,汪精卫是也。

墓园内一棵诡异的树。

纪功坊上远望。当年潘达微先生冒险收埋烈士的荒岗,如今已高楼林立。

陈家祠,屋顶陶塑极其精美。广东七十二县陈姓人士集资兴建的书院,供全省陈氏子弟赴省城赶考住宿之用。华南汉人宗族团结精神可嘉。

珠江。

苍翠幽深、古色古香的中山大学

美不胜收。

老岭南大学建筑。

陈寅恪故居,《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写作处,屋前有陈铜像。门前小路当年特意刷白,供几乎目盲的陈先生辨识散步。此优待中并存莫大压抑,陈大史家对现实认识、判断的失误注定晚年悲剧。

1927年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的鲁迅。

景致真似净土圣地,但生活其中的人们一样要干着申请课题、量化考核、竞聘干部之类的俗务。可惜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如这般的繁树绿草古楼。

广东咨议局。孙中山在此就任非常大总统。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