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海峡彼岸的传统戏曲信息

 

谢轶群

 

    “梆声千里走云南”交流活动已经结束了。千里之外来的豫剧“梆声”不是河南的,而是来自台湾。

 

    传统戏曲的衰微不是这些年才出现的事了,振兴传统戏曲,有关方面一直在呼吁和努力,也一直无效,以“江河日下、穷途末路”来形容包括豫剧在内的传统戏曲的状况,并不夸张。我觉得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传统戏曲是根植于农业文明的,当社会向工商业转型,传统戏曲就如一棵长到了混凝土里的树,不可能再维持它在泥土里时的生命。

 

    话虽如此,在感情上,还是希望长期传承的美好事物在当代能够容留一个栖身之地,传统戏曲毕竟凝聚了富有价值的美感和文化心理,因此在听台湾豫剧名角王海玲的讲演时,希望得到豫剧在那个东南海岛上与大陆不一样的处境信息。台湾没有经过文革造成的传统文化断层,比大陆更多保留了传统艺术文化的因子;原住民最多的南部高雄,居然土产了一个“豫剧皇后”王海玲,惯于发出细碎闽南语音节的柔软声带,在与文化母体曾隔绝几十年、其间又饱受欧风美雨洗礼的情况下,能够用字正腔圆的中原河南口音吟唱和念诵,本身就是叫人惊喜的。

 

    王海玲女士的演讲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活泼,从中透出的传统戏曲在台湾的信息却并不比大陆更乐观。她固然自豪地提到当年老兵在她们的演出里听到中原河南乡音而泪流满面的场景,也隐约透露出今天豫剧工作者想尽花样招徕观众、免于消亡的艰难,比如开发“儿童剧”以把家长也“骗”进剧场。台湾保留的中华传统文化再多,希望在“康熙来了”等综艺节目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热潮中,传统戏曲能逆势而上,只能是奢想。

 

    除了时代和文化的深刻转型让传统戏曲衰微,也不妨正视一下传统戏曲的不足。王海玲演讲中说到,当年她学戏时,挨师傅打是经常的,尤为奇怪的是,“学不会要打,学会了也要打,‘啪’的一声打在你身上:‘记住了,就是这样!’”这样无视学员自尊的专制传授方式,是传统戏曲界的封建色彩之一斑,让学习者谈何感受艺术之美妙、体会开展艺术创造的愉悦?所能强化的,无非是程式套路基本功这些技术性修养而已。王女士还讲到,她当初是因为厌恶读书而一心想学戏的,“只要可以不上学,学什么戏都可以。”这样的文化根基,也不能赋予戏曲演员多宽的眼界、多大的艺术创造格局。在王海玲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这个戏曲外行也分明感觉出了在“Tanwan Bangzi Company”的洋气牌衔下,传统戏曲在海峡对岸一样延续了它的一些劣根。

 

    经济发达地区留存的一个高水准传统戏曲团体,并不能带给我们多少对传统戏曲振兴的新希望,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未在戏曲文化中有所浸淫、又对人类所有有价值的文化创造都有一分敬意的我辈来说,心情是惋惜加坦然,如今历史节奏这么快,文化潮流更迭这么频繁,凭一己、一群、一代之迷恋爱好,能留得住什么呢?在学院迎新晚会上看到学生们唱起小虎队和草蜢,都觉得恍如隔世。这种坦然是有认命性的,坦然之外,就是遗憾和心惊——所有的累积都在不断被迅速更新,没有久久沉浸的情境,没有反复咀嚼的况味,没有长期坚守的信仰,那么世道人心还能有厚度吗?

 

09年11月16日

 

话题:



0

推荐

谢轶群

谢轶群

71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