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汉语保卫战”的文化心理

 

谢轶群

 

  随着中国程度空前地融入世界,中国语言文字受到了明显冲击,英文“入侵”中文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目共睹。ITVIPPKDVDmp3……不仅频繁使用于人们的口头,而且赫然有进驻书面、成为中文一部分之势。于是,在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几位来自文化界和新闻出版界的代表和委员发起、提交了关于“保卫汉语纯洁性”的提案;同时,在一些有影响的网络论坛上,也响起了要“保卫汉语”的声音,甚至声称要打一场“汉语保卫战”。

“汉语保卫战”的文化心理颇值得探究。持这种立场的部分人认为,应该存在一种不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完全“纯洁”的汉语,如果汉语中掺杂了外来因素,就是被“侵入”了,吃亏受害了;另一部分人则胸怀开放一些,承认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对汉语混杂英语语汇还是不能接受,觉得再如何发展变化,汉语的“特质”不能被破坏,否则就是受了“文化殖民”。

当然不存在一种亘古不变的“纯粹”语言,汉语发展到今天,不知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因素,改变过多少回文字形式——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都在变化中发展,这不成问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语言“特质”,在承认语言的发展变化的同时,要对该种“特质”予以坚守呢?

不必做语言学上的长篇大论,只需从常识出发就可产生怀疑。把今天我们使用的汉语言文字和甲骨文、小篆比较,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同一种文字。汉字是脱胎图画的象形文字,可今天的汉字还有几分“象形”意味呢?汉字是一字一义,可在“葡萄”、“苜蓿”、“琵琶”、“沙发”、“麦克风”、“干部”、“取缔”等或来自西域、或来自欧美、或来自日本的词汇中,单个的字的意义在哪里?但这些词汇的融入我们不早就习惯了吗?有谁觉得它们与汉语“特质”冲突呢?如果说语言真有不变的“特质”,这个“特质”无非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世界联系越紧密,语言逐渐趋同是无法避免的,就像英语词典里一样接纳了“long time no see”这样起于中国、生硬套取汉语语法的短语。

“汉语保卫战”这个煞有介事、又显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的口号背后,其实还是一种文化保守心理;承认其发展变化又主张维护“特质”的观点,也不出晚清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文化立场。就像近年出现的“维护文化安全”的新提法一样,都是一种文化上的弱者心态,对外界充满犹疑、警惕和不自信,缺乏对正常的文化交流结果乐观其成、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这与我们日益扩大的开放、日渐增强的国力不相符合。

“保卫汉语纯洁性”提案的发起者还认为,要“通过立法”来“根本解决”外来语渗入汉语的问题,这就更加显出与时代的脱节。且不说试图禁止人们说话夹杂外语有多专制、荒谬,就从他们主张立法推行语言“规范”,对“报纸、书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进行巡查监管”来说,也是连“睁眼看世界”也未做到——在今天,怎么偏偏忘记了最大的语言平台是网络呢!报刊与广播电视监管得再得力、再规范,读者和使用者最多的网络却还在由人率性而为,“OMG”、“LZ”、“SF”等满天飞,那种对传统平台的监管还有什么意义?而根据传播学常识,报纸、书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都是属于“中央控制型”的载体,可以制定规范予以管制,而网络这种“无处是中心”的载体在语言使用上是无法监管的——怎么可能把网民发送上网络的所有文字都按“规范”详细审查一番呢?网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无法计数的帖文和语句,要进行语言规范的监管的话,那需要多么庞大的管理力量,根本是不可行的。

以立法监督来规范语言,实质是传统书报文化下产生的惯性思维,书报的选稿、编辑、印刷、面世过程都可控,管住了编辑出版机构就管住了语言文字;而现在是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和书报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少人显然还没有对平面化、平民化、无中心、消解权威的网络文化的全面到来做好准备,以为按照传统上的“立法”、“监管”、“规范”,通过“语委”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即可掌控语言面貌。这里既反映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反映了对“管理”、“规范”的热爱,还体现出对语言文字的“管理”和“规范”的虚妄信心。这样的文化心理,像网文连载一样,更新得越快越好。

2010年3月18日

 

鈥満河锉N勒解澋奈幕睦
话题:



0

推荐

谢轶群

谢轶群

71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