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

 

谢轶群

 

    学院分派给我三位明年毕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任务。何同学选题为昆明电视选秀节目,谭同学选题为电视剧的“山寨”现象,李同学选题为校内网使用情况。都有鲜明的时代性。

 

    从交来的初稿来看,何同学的《对昆明电视选秀节目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占有材料较充分,对论题有自己的思考,具备一定概括、分析能力,内容比较充实,也基本文从字顺;缺点在于结构有点紊乱,各部分的内容安排不尽妥当。经过二、三稿的修改,这篇论文在合格上起码是没有问题的。

 

    谭同学的《电视剧制作中的“山寨”现象浅析——以一起去看流星雨为例》的初稿相当粗糙,论点模糊,内容涣散,结构和语言随意,离学位论文的要求比较远。这个初稿需要大改,我给她重拟了提纲,不知二稿能提高多少。

 

    这两位同学共同的明显不足,一在于文章理论含量稀薄,论及流行的文化现象缺少理论背景;二在于行文不符合论文语言所要求的平实、庄重、严谨,口语化、随意性严重(谭同学尤其突出)。在开题报告会上和后来的面对面指导中,这两点我都着重强调,但效果不显。基本学术素养不是仅靠一次写作中的认真努力就能具备的,她们平日里的积累很不够。

 

    这些问题其实也一定程度在我本人身上存在。因兴趣过泛,我对理论的探究常流于浅尝辄止,未在某个理论系统深入耕耘过,硕士毕业论文虽多敏锐之处,但总体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因平日杂文、随笔写得多,写起论文来,语言上如不加自觉,也会向文学语言流去。这两篇论文初稿于我也是一面镜子,教学相长,信哉。

 

    李同学的《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现象分析——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因多一个社会调查环节,还未完成初稿,交上来的是社会调查结果。这项调查的结果很出乎意料,开题报告认为校内网对大学生生活影响很大,调查结果却表明云艺学生对校内网并不感冒。这样一来,原先构想就要做很大调整了,总不能篡改、编造调查数据去迁就先行的论点,且看李同学如何处理。

 

    看着这总体很不尽人意的论文,想到了前不久发生的“四川大学废除本科毕业论文”风波,尽管后来川大声明没有废除想法,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争议近年一直越来越响。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必不可少,与认为它意义不大,都可以举出自己的有力 理由。在这背后,其实是今天大学定位的不明。

 

    如果按蔡元培的说法,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的场所,大学开展的则应是学术教育,那么必须写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才能合格毕业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按照同样是出自北大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口号,大学办学“要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学开展的就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训练场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则第一,毕业论文就无关紧要了。

 

    今天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性质?说它是学术教育机构,可两千多万的在校生数量表明它确实已经平民化了,社会哪里需要这么多的学术人才呢?说它是职业教育机构,那么大学和职业学院这两类学校的区别在哪里呢?有了职业学院还要大学干嘛?

 

    或者说,是二者的结合,大学培养的是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应用性职业技术人才?但似乎未见这种明确的说法。也许大家都知道,这句话虽漂亮而“严谨”,但并未解决两类异质性教育的内在矛盾。

 

    大学定位不明,就会产生不知所为的无方向感,一会儿狠抓科研,一会儿狠抓就业;一会儿仰望星空,一会儿俯身现实;一会儿向科学真理进军,一会儿向人力市场进军……

 

    本科论文是存是废,作何具体要求,都得在大学究竟定位在何种性质下来决定。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甚至研究生毕业论文方面的要求,只是出于惯例和程式,不疼不痒地存在。往好处说,毕竟多少能让学生经受一次学术训练,强化一下在校学习;往坏处说,做毕业论文牵制了学生求职就业的时间、精力。虽然明知这样的说法简单、片面,但既然说不清大学到底是何职能,也就没法往深处辨析了。

 

09年11月9日

 

   

话题:



0

推荐

谢轶群

谢轶群

71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作家

文章